深度对话不同领域的“逐风者”,发现时代风向的通关密码,看见新时代下 “逐风者”们的昂扬精神与传奇故事。由腾讯新闻立春工作室与阳光媒体集团联合出品,英特尔vPro平台冠名的《杨澜访谈录》逐风者第三季已在腾讯新闻上线,安徽卫视同步播出。
9月30日播出的逐风者第三期节目,对话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和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云&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梁雅莉,一起来聊聊智慧医疗的发展与应用,对于现代社会医疗服务的影响。
智慧医疗应用到疫情防控
近年来,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智慧医疗应运而生,并逐渐渗透到越来越多的医疗场景当中:互联网医疗、智能导诊、远程超声、远程手术等等。
2020年的武汉抗疫,智慧医疗就参与其中,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疫情爆发之初,董家鸿院士就第一时间带领团队奔赴了武汉抗疫一线,整个团队仅用了10天时间就开发出一套疫情防控解决方案,为防止疫情传播和蔓延赢取了宝贵的时间。董院士表示,这套解决方案可以对个体的患病风险做自评检测,可以对社区的疫情进行管控,还可以实现医院内的智能分诊、智能诊断、重症病房的巡诊,对于康复后的人群也可以进行追踪管理。因为疫情防控既需要针对个人,但更重要的是针对社会群体,所以系统的破解方法比一对一的诊治更为适合。
而英特尔作为一个技术公司,在疫情期间提供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和远程管理方案,用科技助力战疫。据梁雅莉介绍,英特尔vPro平台的远程管理方案,避免非医务人员到场的同时可以提供远程维护,大大减少了感染的几率,为“隔离治疗”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操作性。
智慧医疗优化医疗服务体系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无人问津,即便社区医院就在家附近,患者也更愿意选择离得远的三甲医院。更有不少患者为了看病千里迢迢穿州跨省,为了去更大的城市,上“更好”的医院。这也是分级诊疗体系迟迟无法顺利推行的原因之一。
董院士介绍,他刚刚走访的大城市的知名医院,日门诊量都超过了15000人,每个医生半天要看上百号病人,不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挤兑,还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这是造成医患纠纷的一个重要的动因。
其实这一问题,一直是全球都在面临的问题。
梁雅莉说,“从全球来看,所有的医疗行业面临三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医疗的可及性,也就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第二是成本问题,医疗成本是逐年增加的。第三是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一方面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的医疗资源是一个倒三角的结构,所有优质的资源都在大中城市,但是患者的需求是一个正三角,都集中在边远或农村地区。但这其实是一个全球面临的挑战。”
那么我们能不能够用一些技术的手段来缓解目前这样一种焦灼的状态,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呢?
“数字医疗和智慧医疗确实是优化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最关键的策略和举措。”董院士肯定地说。
他把智慧医疗能够带来的效益总结为“四个E”:
第一个E是Effectiveness(效力),智慧医疗能够增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智能的影像诊断、智能的辅助决策,都能提高医生的诊疗能力;
第二个E是Efficiency(增效),智慧医疗能提高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服务效率,比如互联网医疗。过去都要到医院去看病,现在病人在网上就可以问诊。医生可以用闲置的时间在网上为病人提供服务;
第三个E是Extension(拓展),智慧医疗能够拓展医疗服务的时域、空域和领域。大医院可以通过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把优质的医疗资源辐射到边远地区;
第四个E是Experience(体验),互联网医疗可以通过改善服务质量,来提升病人的就医体验。用精准医疗的方法,为每一个患者进行准确的决策,并精密地应用适宜的医疗技术,让病人获得最好的康复。
而英特尔的技术支持,则可以把人力解放出来:技术人员负责对设备终端进行远程支持和规模性管理,让医疗工作者专注于医疗服务。除此之外,英特尔的技术支持也一直在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梁雅莉和我们分享道:“当技术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实际上也改变了很多医疗服务方式。比如之前我们和粉红丝带合作,让移动乳腺癌筛查车到边远地区为当地居民做乳腺癌筛查。我们在贵州也通过远程超声,和基层的医生一起会诊,帮助他们判断超声结果,提高决策和诊治能力,让边远地区的患者也能够得到准确的看片结果。”
技术永远是为人服务的
曾经有一些对智慧医疗的探索方案,目的就是能够替代医生,但这一尝试遭遇了挫折。梁雅莉说:“不管是医疗设备,还是医院的智能医疗解决方案,所有开发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技术永远是为人服务的。”董院士也表示,“机器可以赋能医生,但是机器不能代替医生。”
“科学原理上讲,识别确定的特征机器可以做,但人是千变万化的,疾病和病人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机器对此就无能为力了,还是要靠医生。”董院士还补充了一个很浪漫的说法,“医学是研究不确定性的科学和可能性的艺术。从这一点上讲,机器永远代替不了人。”
因此,技术的发展与医务工作者的需求相匹配,就显得尤为重要。董院士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技术公司需要和医院、医生携手来研发病人和社会真正需要的智慧医疗系统。”
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还体现在医学教育方面,董院士一直强调医护人员一定要接受人文教育。“我们现代医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个误区,就是医生过多地依赖技术,但忽略了医学的初衷,是要治好病人。”他分享了一句医师耳熟能详的话:有时去治愈,常常是帮助,永远是抚慰。“我们治病更要医人。治好了病,同时要让病人的心理也恢复健康,人文关怀是非常重要的。”
对此梁雅莉也表示了赞同,“作为一个科技产业的从业者来讲,当研发产品的时候,要从医生护士的角度,从患者、从人本身去看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而不是有什么样的技术最炫技,就把它用在我们研发的产品上,这是本末倒置的。”
据新加坡生物科技公司Gero与美国罗斯维尔帕克癌症中心(RPCI)在科学期刊《自然通讯》发表的论文称,人类寿命可达120岁以上,上限为150岁。如何健康地长寿以及如何有尊严地养老,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智慧医疗也许就为这种有质量的长寿提供了可能。希望在技术逐风发展时,医务工作者和技术研究者可以一直保持以人为本的初心,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多的贡献。
关注《杨澜访谈录》逐风者第三季
请在腾讯新闻客户端中搜索“杨澜访谈录逐风者”
一起关注“逐风者”们逐风破浪的精彩故事!